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关于“双减”政策实施后课后服务管理的建议》(第1395号)答复

  •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 编辑: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员
  • 来源:省教育厅

夏传真代表:

  您的《关于“双减”政策实施中课后服务管理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关注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段时期以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睡眠时间不足,“小眼镜、小胖墩”高发,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社会反响强烈。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关系到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成色,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双减”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会议,亲自审定《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指出,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突出,处理不好会影响群众小康生活的成色,坚决不允许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形成另外一个教育体系。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抓好落实,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推进“双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高位统筹谋划,推动“双减”落实落地

  1.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拿出啃硬骨头的精神,把“双减”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到应教尽教、提质增效,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真刀真枪开展专项治理,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省成立由主管教育副省长任组长,省(中)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把“双减”作为厅党组和教育督导双“一号工程”,在全国率先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成立工作专班,配齐配强队伍。

  2.完善政策体系。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率先召开全省“双减”工作动员部署会,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原则,印发《辽宁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工作方案》,系统配套制定《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校内“双减”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22项文件,构建起“1+N”“双减”政策制度体系,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校内校外全覆盖、全链条有效治理。

  3.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制定《辽宁省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点任务具体措施》,纳入“双减”相关工作,树立正确教育评价导向,组织各地完善中小学校学生学业要求,提高学校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水平,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和培训行为,科学统筹“双减”工作专项治理与长效机制建设。印发《辽宁省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重点改革任务清单》,逐条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坚持工程化推进、项目化落实、清单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4.典型引领示范。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探索有效举措,形成典型经验,供各市互相学习借鉴。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工作情况》(第169期)专题报道我省“双减”工作情况。我省专项督查、教师“双减”工作承诺制、调兵山校外培训行政执法等18项经验做法被教育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名列全国第一。

  二、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不断提升课后服务成效

  建立由省教育厅牵头抓总,21个省(中)直单位参与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制定《辽宁省“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工作方案》,建立会议决策、专题研判、联合指导、报告通报、督查督办五项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省教育厅与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对各地课后服务保障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给予奖补的激励机制,组织各地加大课后服务投入,制定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创新服务内容,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将课后服务开展情况纳入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督导评价重要内容。据全国中小学生管理服务平台显示,目前我省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开展率达100%,全省各县区已全部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我省课后服务工作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省份。沈阳市浑南区构建多元课后服务活动课程体系作为落实“双减”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探索课后服务多种模式

  1.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多种模式。要求各地各校坚决杜绝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增加家长和学生额外负担;杜绝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班级集体教学或“补课”;杜绝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班级统一授课、讲解卷纸、考试等。课后服务时间可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有计划地适当安排课后辅导,建立学有困难学生帮扶制度,为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也可以结合学生家长需求及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不断增强校内课后服务吸引力,着力解决学生“吃不饱”“吃不好”问题。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课余时间向学生提供兴趣类课后服务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引导和帮助确有需求的学生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课余生活,切实减轻家长负担。

  2.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原则上要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但考虑到各校的实际情况,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对于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按程序引进正规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要求各地统筹利用好社会资源向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服务,充分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同时,要充分挖掘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资源,科学设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内容,积极开展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以研学实践教育为抓手,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教育,2021年,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辽宁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遴选工作,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省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劳动教育等方面,遴选39个辽宁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丰富学生校外服务供给,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四、推动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时间与下班时间相衔接

  先后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从2021年秋季开学起,各地各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原则上要求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采取政府投入与服务性收费相结合方式保障经费投入,全面推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落实落地。每年9月中小学校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体验课后服务内容,参与学校管理。“通知”要求,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是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结合实际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明确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五、强化督导检查,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

  将“双减”工作成效作为各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评价体系。加强实地调研指导,制定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组织12个省(中)直部门组成7个省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督导检查97个县区、191所学校和679个校外机构,及时反馈问题,立行立改。设立并公开省市县三级监督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渠道。

  1.把“双减”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的“一号工程”。省教育厅把“双减”作为厅党组和教育督导双“一号工程”,在全国率先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成立工作专班,配齐配强队伍。设立专门举报平台,通报典型违规案例强化社会监督。开展明察暗访,实行常态化督导。约谈、通报问题多发地区和单位,严格依规问责。

  2.建立“双减”专项督导半月通报制度。建立“双减”工作专项督导半月通报制度,明确从20201年9月份起,每两周对各地“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情况进行通报。通报内容主要包括作业时间达标学校比例、课后服务时间达标学校比例、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违规培训广告查处和群众举报线索问题核查处理情况等8个方面的内容共计21项指标,这些内容和指标涵盖了“双减”工作核心要求。

  3.将“双减”工作纳入各地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明确将省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情况,包括“双减”纳入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双减”工作成效和群众满意度等,作为督导评价的重点内容进行督查考评。

  4.设立“双减”问题专门举报电话。为确保“双减”任务落地,方便群众及时反映校外培训机构、学校和在职教师违反“双减”工作要求的行为,省教育厅和14个市、沈抚改革示范区设立了16部举报电话,在寒暑假和双休日正常开通。

  您所提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和建设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予以落实。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围绕巩固成果防反弹、消除盲点找问题、提高质量抓突破,推动学校“双减”落实工作继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高里走,全面推进学校落实“双减”工作。

  一是课后服务再提升。进一步强化条件保障和提高服务质量,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项目,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有效性。要充分挖掘教师潜力,深入开发校本课后服务资源,同时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积极利用好社会有益资源,健全课后服务体系。

  二是完善意见征集反馈机制。督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常态化向师生和家长公开征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抓好落实和整改。

  三是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水平。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

  四是积极争取为学校增加编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将收回、调剂的事业编制优先用于保障基础教育。优化拓宽教师队伍进人渠道,提高编制使用效益。督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用活用足编制资源。

  辽宁省教育厅  

  2022年6月13日  

附件下载

Baidu
map